3D打印在传统瓷雕上的运用
在瓷都德化,3D打印这项看似神秘技术,已悄然走进传统陶瓷工业。
“有了3D打印技术,从概念规划成为客户满足的模型,不过几个小时,真是高效率!”近来,在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试验室内,林振忠教师正在帮艺远陶瓷有限公司打印两款最新的商品,公司负责人林晓华在一旁看着,感叹地说。
据林振忠介绍,跟着学院引入3D打印机的推行,一些陶瓷公司开始发现3D技术的优势,已有多家公司运用3D打印技术开发新产品。
效率高 潜力大
时间不用太久就可以出成品,加上电脑设计,比原先悉数经过手工操作要节约一半的时间,不只节约了很多的本钱和时间,还为模型的制作供给了可修正性、试验性和创造性,关于工业将来的开展具有极大的推动力。”
传统的瓷塑制作,使用泥巴进行刻画成型、晒干、开模、倒坯、烧制等,所投入的时间、资金本钱大,且不易于修改。这对非物质遗产的传承和德化传统瓷塑技法的开展,提出了新的疑问。相对于传统的制作工序,3D技术的运用,更契合热爱在电脑上完结操作的80后、90后的特色。若是能把传统技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,对工业的开展将会起到无穷的效果。
不过,一时间要让习惯了传统手工艺制作的公司承受这样一项新技术,有一定的难度。
当前国外3D打印的材料已有100多种,而国产材料仅几十种,许多材料还依靠进口,报价相对昂扬。正因为如此,3D打印的概念很抢手,但大多数公司仍持张望情绪,并不情愿投入几百上千万元去收购设备。
专业人才缺少也是个疑问。除了本钱相对较高无法投入,一个重要的缘由即是找不到能运用这项技术的专业人才。要有专业的规划和使用人才,才能够将这项技术和构思相结合,运用到陶瓷工业中。